“曾经在乡下随处可见的萤火虫民间配资盘,是很多80、90后的童年回忆,现在已经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濒临灭绝了。”
近日,有网友在个人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萤火虫正逐渐消失,濒临灭绝。评论区不少网友都因此感慨,身边的萤火虫、蜻蜓等越来越少。
那么,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
谣言01:
萤火虫已濒临灭绝?
网络视频截图。图源/央视网
真相:
展开剩余75%这种说法以偏概全,存在误导。
“这个说法其实是不准确的。”2022-2024年成都“昆虫群落多样性”调查监测工作小组成员、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刘伟介绍,萤火虫是鞘翅目萤科昆虫的统称,全球已知约2400种,我国分布有200至300种。
萤火虫濒临灭绝有点夸大了,但由于萤火虫种类生存现状两极分化较为明显,陆生种数量逐步恢复,水生种面临危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确实存在萤火虫的栖息地被占据以及环境污染(包括光污染)对萤火虫的生存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新华社照片,在广州天河公园拍摄的萤火虫
谣言02:
萤火虫已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
真相:
萤火虫并没有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只是它们中的一些物种被列为了“三有”名录。
萤火虫其实是鞘翅目萤科昆虫的统称,别名火金姑、亮火虫等。据统计,全世界的萤火虫已知的共有2400多种,而我国萤火虫约有200-300种,因此决不能简简单单称“萤火虫被列入国家保护动物”,这是以偏概全地误导公众。”合肥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专家表示。
新华社照片,广州天河公园的一处萤火虫活跃地吸引了大量萤火虫爱好者前来观赏、拍摄。
在我国,萤火虫也并没有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 在2023年,三叶虫萤、红胸黑翅萤等11种被列入了《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三有”名录)中,但这和我们常说的国家保护动物名录”是不一样的。
何为“三有”?指的是那些在生态、科学或社会价值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陆生野生动物。我们所熟知的麻雀就是“三有”名录的常客,而野猪则被移出了“三有”。
“没有进‘三有’名录的昆虫,基本上可以理解为与蚊子、苍蝇一个级别了。”专家表示。而“国家保护动物”则一般指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萤火虫入国保”的谣言可辟,为萤火虫有所担心的情绪不可被漠视。
一些专家在辟谣时也提醒,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确实存在萤火虫的栖息地被占据以及环境污染对萤火虫的生存带来一定威胁的情况。
守护童年记忆里的点点荧光,不应该等到真正“濒危”时。
新华社照片,在广州天河公园拍摄的萤火虫。
我们欣赏萤火虫,更要善待萤火虫。
广东省昆虫学会荣誉理事陈锡昌建议民间配资盘, 如果要拍摄、观赏萤火虫,最好是用肉眼观看,不要捕捉萤火虫。由于观赏萤火虫一般只能在晚上进行,夜间户外活动要注意蛇和毒虫的出现。“尽量在路边观看和拍摄,不要走进草丛和密林里,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发布于:北京市鑫达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